【2024 HTA攜手Market Access工作坊】知識分享紀實
健康效果暨醫療科技教育聯盟蒲若芳理事長/博士受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生技產業深耕學院邀請,於三月開授【2024 HTA攜手Market Access工作坊】,課程共分三個單元-【HTA基礎】、【藥品與HTA】、【MedTech與HTA】...
健康效果暨醫療科技教育聯盟蒲若芳理事長/博士受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生技產業深耕學院邀請,於三月開授【2024 HTA攜手Market Access工作坊】,課程共分三個單元-【HTA基礎】、【藥品與HTA】、【MedTech與HTA】...
今日的會員大會上,第二屆理事長–蒲若芳老師以AI智慧醫療器材納入健保為例,指出當前AI相關醫療器材產業界在申請納入健保所遇到的困難。並由由彭昭揚經理、楊雯雯研究員及陳詠宸助理教授等三位分別分享其經驗...
RWE 是 real-world evidence 的縮寫,常常看到翻成「真實世界證據」 - 但我不喜歡這個翻譯,總覺得「真實」對應的是「虛擬」,「理想」的臨床試驗證據,對應的應該是「現實」世界中產生的證據。有一些機構為 RWE 下了定義,例如美國 FDA,強調 RWE 是指由傳統臨床試驗之外的來源所得到的證據(derived from sources other than traditional clinical trials);而INAHTA目前正組一個全球的工作小組(task force),由 HTA 角度出發,討論是否要採同樣的定義來看RWE。
認識 ICER(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已經數十寒暑,在學校教這個也十幾年,ICER 這個東西在台灣仍舊神秘,最近好像還紅了起來。我在不同場合被詢問了幾次之後,覺得應該找個機會跟大家聊一聊,我自己對 ICER 在學術及應用的一些想法。
納入病人參與(patient involvement)是長久以來先進國家訂定各式大大小小、不同層級健康照護決策的重要一環。一個由近 50 個非營利醫療科技評估機構所組成的國際醫療科技評估組織網絡(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Agencies for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以下簡稱 INAHTA),為強調病人參與對醫療科技評估(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HTA)的重要性,及支持 HTA 機構能更有效地與病人互動,讓病人能夠對HTA流程和產出做出更有意義的貢獻,故而在 2021 年 6 月發布對於病人參與的立場聲明,希望 HTA 機構可以斟酌地選擇部分或是將全部聲明納入當地的 HTA 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