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裡面走到外面-臺灣病友團體參與藥物收載給付決策之路

2024年第77屆世界衛生組織大會(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WHO),通過「社會參與衛生健康照護」決議文,世界衛生組織主席更認為「社會參與(social participation)是全球衛生健康的典範轉移,特別是為滿足處於弱勢或社會邊緣化的人們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巨大的潛力。」決議文強調「社會參與」能增強公眾對衛生管理系統的信任並促進公平;亦可使醫療保健等政策與人們的實際生活經歷更趨於一致。政府與其受服務的民眾之間若建立雙向的對話管道,可以讓政府在政策訂定過程中更能反應民眾的需求,這些需求可讓政府在訂定衛生政策過程更貼進於現實。我們期許,日後的衛生健康政策,可以逐漸卸去種種的不平等、父權及權力導向思維的運作模式,朝向一個有「對話空間」的參與機制。

0 Comments

數位療法進入臺灣健保制度的可行性及可期未來

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於2024年6月18日發表一份「台灣數位療法產業發展趨勢」報告,並同時召開「台灣數位療法產業發展趨勢論壇」。輔仁大學醫學院數據科學中心蒲若芳執行長受邀擔任論壇講者,並於會上分享「數位療法醫療科技評估-國際趨勢與臺灣思考方向」。

0 Comments

臺灣醫療科技評估制度的創建之路與歷程回顧

正逢臺灣有意朝英國經驗建構專責HTA組織,本文以發表在Health Systems & Reform上的「臺灣的醫療科技評估制度的發展:觀點與分析」(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in Taiwan: Perspectives and Analysis)及「臺灣健康科技評估:過去二十年的反思(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in Taiwan: Reflections of the Last Twenty Years)」兩文為觀點,希望透過此兩篇論文重新回顧醫療科技評估在臺推行的過程,以此回顧作為後續政府規劃醫療科技評估組織單位的借鏡...

0 Comments

Priorities 2024 Conference 參與小記

第14屆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riorities in Health (ISPH)於2024年5月8日至5月10日在泰國舉行。ISPH是一個以探討世界各地對於未來優先發生的健康事項進行討論的國際會議。不同國家的學者可分享在衛生資源配置的經驗,包含對於醫療衛生保健系統之各項新的挑戰與威脅,透過分享以瞭解各國當前對於健康政策的發展。今年會議首次在亞洲舉行,由泰國醫療科技評估組織(HITAP)主辦。蒲若芳博士受邀參與此次會議,並於開幕當天第一場之論壇主題上分享有關「Exploring the Potential of RWE in Policy-making: Case Studies from Taiwan」簡報...

0 Comments

從推行C肝防治政策之經驗看政策管理者扮演推力角色之重要性

臺灣自施行民主制度以來,在公共政策上的規劃與思維從以往的工具理性逐漸轉向溝通理性,加上參與式的民主興起(又稱審議式民主,deliberative),在政策治理上也不再僅只是一種君上臣下的概念。審議式民主治理不再僅專注於政策制定者如何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而是轉向去思考,在達到這政策目標的道路上涉及多少利害關係人與參與者,如何去平衡這些關係人的價值,解決其間的價值衝突。審議式民主融合了傳播理論哈伯瑪斯大師的溝通精神,強調理性與平等溝通的價值,而要達到溝通理性與解決各種利害關係人間的不平等價值,本來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政策制定者若能在政策推動成形之前,對於政策推行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不同利害團體,在政策推行若可先以系統性思考想要達到彼此可以審議成效的價值目標在哪裡,則有助於政策實現的成效...

0 Comments